旺報【記者許昌平╱台北報導】
大陸正在規畫大規模的降稅減費,大陸財政部部長劉昆要求,研究更大規模的減稅、更加明顯的降費措施,真正讓企業輕裝上陣、放手發展。中華經濟研究院王國臣博士9日指出,擴大內需是大陸因應貿易戰衝擊的作法,他預估大陸在降準、增加投資及降稅減費等政策實施之後,應該可以確保明年經濟穩定成長無虞。
王國臣指出,中美貿易戰進行至今,目前雖然對美貿易順差仍在擴大,看起來沒有受到什麼影響,但是這是搶單效應,屬於落後指標,工廠訂單才是領先指標,從上個月公布的大陸採購經理人指數PMI來看,該指標已經下滑,本月持續下滑,顯示未來經濟可能減緩,大陸最近已經採取調降存款準備率等寬鬆的貨幣政策,最近又準備投資1.3兆(人民幣,下同)在基礎建設上,如果再祭出減稅降費「殺手?」,相信就算有貿易戰衝擊,明年經濟成長應該不會太差。
減稅外勞仲介降費企業輕裝上陣
對於如何更大規模地減稅降費,蘇寧金融研究院宏觀經濟研究中心主任黃志龍表示,可以明確未來5年的減稅規模,比如未來5年減稅5兆元,給企業十分明確的減稅預期。同時,在稅制改革上做文章,比如改變當前以間接稅為主的稅制結構,轉變成以個人所得稅、企業所得稅、房產稅等直接稅為主;增值稅、消費稅等間接稅的比重需要逐步下降。在稅制改革的同時,把稅負總水平保持一個穩中有降的形勢。
很多人覺得如果缺工,就外勞仲介瘋狂引進勞工就好了啊,缺1補1不是更乾脆,但其實這樣的認知是錯的,因為引進的勞工數量過多,可能會造成社會負擔,也有可能因為加以管制造成問題,在過去金融風暴之前,台灣也有策略引進幾批外勞移工,為加強台灣事業體,更有一次台灣有一策略是凍結不友善的國家引進外勞,在前次金融風暴時成功擋住金融風暴了,不過因為金融風暴的關係,東南亞國家事業率很嚴重,也需要很大比的資金重建,而對於台灣而言,過度依賴外籍勞工,過度依賴外勞仲介派遣,可能會不利,但只要在這方面嚴格控管制定規章,就沒有問題了,也期待外勞仲介的配合讓各個勞工都能找到屬於自己的理想工作,國與國之間外交的約定與外勞事務建制化,推動並簽屬雙方協定,期待未來也可以多拓展外交的利益,讓外交與移工都能得到最佳狀態跟平衡。
大陸全國政協常委、瑞華會計師事務所管理合夥人張連起建議,到2020年年底階段性降低企業所得稅稅率,由25%降至20%。此外,將社保費率降5個百分點。
提高供給擴大合理消費
吉林省財政科學研究所所長張依群指出,實施更大規模的減稅降費措施是拉動內需、擴大消費、增加投資特別是民營企業投資的必然選擇和要求。從未來減稅降費具體措施分析,重點在如何提高有效供給和引導擴大合理消費上。
張依群認為,企業所得稅稅率特別是科技型企業的外勞仲介所得稅稅率仍有進一步調降的空間,比如企業所得稅稅率可以考慮從目前25%降至20%,一方面可以進一步減輕企業稅負,更重要的是減輕企業所得稅,可以直接帶來企業收益成長、增強企業活力,促進企業擴大投資和產業轉型。
很多年輕人在創業之初首先想的便是設立一個屬於自己的公司,對於公司的設立,我國法律規定了不同的方式,那麼我國公司法規定的公司設立方式有哪些?公司的設立屬於一項法律行為,因此必須遵循我國公司法的相關規定,嚴格依照法定程序來進行。根據公司的組織形式不同,能夠選取的設立方式也存在差別,公司設立的方式基本為兩種,發起設立和募集設立。發起設立又稱「同時設立」、「單純設立」等,是指公司的全部股份或首期發行的股份由發起人自行認購而設立公司的方式。1、有限責任公司只能採取發起設立的方式,由全體股東出資設立。2、股份公司也可以採用發起設立的方式。3、我國法律規定,股份有限公司可採取發起設立的方式,也可以採取募集設立的方式。4、發起設立在程序上較為簡便。募集設立又稱「漸次設立」或「複雜設立」,是指發起人只認購公司股份或首期發行股份的一部分,其餘部分對外募集而設立公司的方式。